有「台灣十大民宅之首」稱號的台中潭子摘星山莊,被譽為「無處不雕,無處不書,無處不畫」,目前已開放星期日參觀導覽,民眾又多了一處參觀古蹟的好去處。
位於台中潭子的摘星山莊,是清朝時平定太平天國之亂有功、被封為昭勇將軍的林其中之宅第,歷時八年興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竣工,佔地二千餘坪,是一座兩進多護龍的合院式傳統民居建築,磚瓦、花崗石及杉木皆來自福建的上等材質,且特聘泉州師父來台興建,日本古蹟專家參觀後亦認為是台灣古蹟保存最完整、最具古樸風貌之完美建築。
摘星山莊於民國八十六年經地主賣給建商面臨拆除命運,經省政府、縣政府等單位搶救,由縣政府列為縣定古蹟,後經協商由縣政府以兩億元價購土地,並花十年時間解決相關產權問題,且斥資六千多萬元修復建物,終於民國101年6月起每周日開放參觀並安排志工導覽。
在現存的臺灣傳統民居建築中,摘星山莊可說是一座保存完整,形制宏偉、且頗具研究價值的古厝,尤其在磚雕、石雕、交趾陶、泥塑、大木結構、裝飾彩繪及防禦體系上,都有相當精緻的表現,而被譽為當今臺灣傳統民居的典範。
所謂「台灣十大民宅」並無定論,但較受矚目的宅第分別是,台北林安泰宅、板橋林本源宅、桃園大溪李騰芳宅、台中神岡筱雲山莊、台中霧峰林宅、台中潭子摘星山莊、彰化永靖餘三館、彰化馬興陳益源大厝、屏東佳冬蕭宅等九處。第十處有人說是台中社口林宅,有人說是台北深坑永安居黃宅。以台中附近的「十大民宅」來說,除了摘星山莊產權歸市政府所有,其餘目前都仍有後代居住不開放,因此摘星山莊可說是規畫完善、能讓民眾能一窺傳統建築之美的絕佳去處。
摘星山莊位於台中市潭子區潭富路二段八十八號,由台中市北屯路往豐原方向=>台3線=>潭子加工出口區大門左轉=>潭富路,依指標直行即到達。
由於摘星山莊門前還有個停車場,由潭富路直行不易發現,注意此最後指標右轉進停車場。
摘星山莊停車場。此次早上九點半到達,沒什麼人。
縣市合併後,目前由台中市文化局附屬二級單位「台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」管理,由於消防安檢尚未符合規定問題,尚無法全面開放,因此暫時開放每周日參觀。
新建的入口,並非原先宅第大門。進入後向駐點保全人員登記參觀。
宅邸前半月池。
縣定古蹟竣工紀念碑。
摘星山莊門樓,即是舊宅第大門。
「九天星斗煥文章」
聽說門樓的上方叫「太子樓」。有很陡的階梯上去。
上方的小空間。
到處亂拍,所以沒有很仔細聽志工解說。
「郭子儀」畫像,二邊提字「有打瞌睡神像、無不讀書豪傑」,聽說是勉勵子孫勤學。
代表富貴的金錢圖案。
李克用的畫像。
丁字排列的地磚。
聽說工法叫「窯後雕」,還有個「西母娘娘」的故事。
二邊的矮牆叫「女兒牆」。後方種的桂花代表富貴。
舊門牌。
雙喜形狀。
祖先牌位。
用戒尺畫的古代宮廷生活畫叫「戒畫」。
鑲有圖案的精緻神明桌。
主人的房間。
貓洞。
廚房。
後院。
聽說叫「馬背」。
「銃孔」,也就是抵禦盜匪的槍孔。
「加冠錦上花」交趾陶。
「小雨重三後,餘寒百五前,聊乘瓜蔓水,閑泛木蘭船」,作者黃貽揖,為當時兩廣總督黃宗漢之子,得有探花之功名。
來了一團像學生「田野調查」的團體。
又跟在他們後面聽了一次。
「清泉石上流」。
「明月松間照」
聽說中間那一橫叫「鳥踏」,給鳥休息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