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毛山,谷關七雄之老六,標高1522公尺,早上八點從台八線白鹿吊橋處起登,原路返回,沿路拍照加休息,回停車處下午一點二十分,共歷時五小時二十分。有人採O型走法 ,聽說路況不佳,而且無GPS等裝備,遂不採此走法。
此次白毛山之行終於體會到了中級山的威力,沒規畫的步道,陡坡直上加潮溼泥土路,沿路都是倒樹。下山時更慘,由於有點陡,路況不好,竟然在大崩壁斷崖處滑倒,驚險萬分。
潮溼泥土路陡下難行,有繩子即拉繩子走,下山行程共跌坐地上三次,同學拿二支登山杖衝下山,事後表示下山共跌倒五次。而且陡下的水泥路也是不好走。
終於體會到裝備的重要性,太陡的路,真的需要登山杖才好走。新買的郊山健走鞋好像也不太夠用,陡下走起來腳很痛,真的是要買一雙登山鞋。還有,爬山真的是要慢慢走,安步當車,注意安全,否則容易發生危險。
登山還是有危險性,上網查了一下武陵四秀的行程,聽說曾經三年發生十八次山難,有人失踨到現在還沒找到,所以還是要謹慎為上。
回程時遠望白毛山,是最尖的那座。
台八線旁的白鹿吊橋。
上午八點抵達起登。
路邊有果園,有人種栗子。
過橋後左轉直行。
右轉跟著布條走。
有一個基督教協助舖水泥路記念碑。
會走到一條大的水泥產業道路。
一直上行。
路上有人噴漆,不知往那裏。
跟著登山布條走。
出現拉繩,路開始變陡,每一步踏的地方蠻寬的,下山時要拉繩才好走。
要從下面鑽過去。
遠望之前爬過的東卯山,很特別的山勢,下面是谷關大道院。
沿途展望。
數不清的倒木。
又開始拉繩陡上。
溼滑的泥土路,上下行皆難走。此時遇一名登山客下山,表示是登谷關七雄第四座,從新竹五點出發,七點起登,他腳程算快。
到了大崩壁。
有二處崩壁斷崖的危險路段,下山時在這滑倒,因為路上都是小石頭和沙子,左邊繩子已斷,因此都走右邊,但是它是有點陡的路,下山時一腳踏下,竟把石頭和沙子往懸崖下推,右腳已滑出繩外,還好手有抓住繩子,屁股坐的地方沒滑下去。事後想想蠻驚險,對網路上沒人提醒覺得奇怪,還是我算是爬山的肉腳才會滑倒。
跌倒時一腳已滑出繩外。
經過第二處崩壁險路,它比較陡,但沙子少,繩子牢固,反而比較安全。
到這一陣霧氣,從山來一直吹上來。
快到山頂前有幾棵台灣杜鵑已開花。
到了三角點。
同時有二個三角點。
山頂無展望。
原路下山,拉繩安全點。
紅圈處是被我踩掉土石,滑倒的地方。